当前位置:石家庄鸿景不锈钢雕塑厂 >> 雕塑知识 >> 浏览文章

抗战经典雕塑 用持久力量铭记历史慰藉英灵

  南京的《胜利之墙》,武汉的《胜利广场》,两组雕塑群,出自不同的名家,材质不同、艺术手法不同,但主旨相同,都从不同角度凸显中国人民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场景,是两座城市的共同选择。其实,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全国各地,都有着与抗日有关的雕塑,展现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勇气、一往无前的气概,当然,还有欢欣鼓舞的胜利。
  听说日本投降 从不喝酒的母亲喝了一坛酒
  7月耀眼的阳光也驱散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凝重和悲伤。记者一大早就来到纪念馆,以为可以避开客流高峰,但出乎意料,馆外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有南京市民,更多是来自外地的旅游团队。
  穿过《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组雕,步入纪念馆一侧的和平公园。整整一面墙,长140米、高8米的浮雕:《胜利之墙》。这样的规模在国内无与伦比,知名度更是首屈一指。
  《胜利之墙》以V形为基本构成。右翼在黄河咆哮的节律中,展现中国军民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有的端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机枪,有的举起了大刀,一位脸庞还很稚嫩的小战士也捏紧了手中的红缨枪;左翼则以滚滚长江浪涛为背景,在高昂着头的辟邪和高飞着的和平鸽的衬托下,刻画了欢庆胜利的人群:中年人,老人,更有被大人高高驮在肩头的孩子,有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围着围巾的工人、举着旗子的女学生……无一不喜笑颜开、欢欣鼓舞。
  在V形的结点处,有一高台,高台上是一位头戴军帽、腰系军带、精神抖擞的中国军人。他一脚踏着侵略者的钢盔和折断的屠刀,一脚稳稳站着,一手扶腰、一手拿着长长的号角,目视前方,坚定不移地吹响了胜利的号角,点明了胜利的主题。
  “V字形状,本身就是胜利的意思。”该组雕塑的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道,“黄河和长江中国的两条母亲河分别代表了当时中国抗日的整个战场。”比如发生在黄河流域的地雷战、地道战,东北抗联等;以长江流域为主要战场的新四军的战斗等。雕塑上有骑兵也有坦克,标志着抗战后期我军大反攻的气势,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胜利的场景如此逼真,吴为山透露给记者,这一场景来自一枚邮票,一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的纪念邮票,在中山陵前欢呼雀跃的人群完全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回味投入这组雕塑创作的场景,吴为山仍心情激荡,耳边回响的仍是胜利号角的嘹亮之声:“雕塑中吹响号角的战士,吹响的是反攻的号角,是胜利的号角,也是希望的号角,中国人民的正义之战是必胜的,《胜利之墙》是永铸的胜利之魂。另外,《胜利之墙》也表达了中国人民通过浴血奋战取得抗战胜利的喜悦,谱写了人民胜利的进行曲。”
  建国后我国第一批历史学博士、武汉中山舰纪念园雕塑群的策划者程涛平先生回忆道:“我父母都是新四军,那时我母亲才十八九岁,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从不喝酒的母亲喝完了一坛酒,醉了整整两天,那是真的高兴呀!”
  女主角叫陈细妹 婚后三天送夫上前线
  7月的武汉中山舰纪念园在茂密的绿荫环抱下,肃穆庄严中散发出蓬勃生机,迟浩田上将题写的“中山舰博物馆”几个大字在湖水的倒映中熠熠生辉。与博物馆一湖之隔的就是全国著名的抗战雕塑群,14座反映抗日战争场景的雕塑一字排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纪念园自从2011年开园以来,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
  从纪念园左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奔赴前线》铜雕,一队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告别了年迈的父母和年轻的妻子,直奔战场,而瘦弱的母亲拄着拐杖在妻子的搀扶下挥手送儿远去,正是抗战中“父母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典型场面。
  程涛平告诉记者,这里每一座雕塑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出处,我们尽量还原历史。《奔赴前线》的女主角名叫陈细妹,福建人,她新婚第三天就挥泪送别远征的丈夫。不幸的是她丈夫在1938年的武汉会战中,随着中山舰一起牺牲。1997年中山舰打捞出时,已八十多岁的陈细妹来到现场哭得死去活来。程涛平遗憾地说:“雕塑做好后,本想请她来看看,但她去世了。”
  长30米高3米的铜雕《侏儒山战役》是浮雕和圆雕完美结合的作品,从一侧看去,先是波涛翻滚的芦苇荡中战士们在奋勇划船,有的战士抬着弹药箱、有的端着长枪,紧接着战士们似乎破墙而出,怒吼着掷出了手榴弹、端起了长枪,显出了向敌人冲去的力量。这座雕塑反映了在李先念师长指挥下的新四军第五师在汉阳侏儒山一带的南方水乡奋勇歼敌的场景。
  雕塑群以《胜利广场》的《数字立柱》《受降》《欢庆》三组雕塑结尾。中间是“胜利·1945”不锈钢锻造的数字雕塑,投降之年的数字形成巨大的立柱,左侧铸铜圆雕表现日军在汉口中山公园的投降仪式,两名日军低着头、弯着腰、其中一人还献出了军刀,呈现了日军第六方面军岗部直三郎大将的受降过程。右侧是各界人士热烈欢迎抗战胜利的场景。程涛平查找资料发现,在当时各战区的受降仪式上,受降日军摘下军帽、献出指挥者的军刀、弯腰致歉是典型的场景。
  用雕塑的力量和持久 铭记住那些远去的英灵
  从南京出发,记者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镇江西南郊,25米高的“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耸入眼前,碑顶是一支古铜色的圆雕步枪模型,碑身正面底座镶着再现当年战斗场面的大型浮雕。这是新四军首战日本侵略军之地,这也是陈毅和粟裕密切配合进行的一次漂亮的伏击战。当时,在苏州、镇江、南京等大中城市相继被日军侵占的严重形势下,新四军在江南首战告捷,不但当地群众人心振奋,也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不同于战地上产生的舞蹈、诗歌,以抗日为题材的雕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陆续出现的,因其能给参观者带来直观、立体的强烈视觉效果且久经耐放,越来越多地在各地的烈士陵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宣传抗日的雕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王志新谈到,军事题材的雕塑不仅是艺术,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叙事、纪实,通过雕塑的语言讲述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是历史的再现。
  胜利后的人民没有忘记抗战中牺牲的烈士,2014年7月7日,长4米,宽3.2米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就是要让人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先烈和无数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做出贡献的先辈。
  穿越历史 与民族英雄对话
  王志新是武汉中山舰纪念园雕塑群的主创人员之一, 2008年,带着十多名研究生,用了整整一年来整理用于雕塑的史料。
  纪念园内的圆雕《肉搏》表现的是万家岭大捷的场景,11个人物形象。王志新说,每一个人物造型都有真人秀。创作组请来健美老师,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对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王志新仍有肃然起敬的感觉。他说,当我们穿越历史与民族英雄对话,发现这片热土上发生过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始终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
  王志新说,城市街头雕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是艺术家个性张扬的载体,而军事题材的雕塑则要忠于历史,要写实。
更新时间:2015-8-7 8:10:07